最近又在圖書館借到一本,讓巴笛媽感動不已的繪本,迫不及待分享給大家!
這本書的故事內容富有教育性,卻又不流於教條式的說明,劇情的轉折、人物情感的描寫,內斂又深刻,令我回味再三!
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家境清寒的男孩,非常想要擁有一雙在同學當中流行的名牌球鞋,可是家境不允許。
一開始描寫男孩看著大大的廣告看板,望眼欲穿的看著球鞋廣告,然後跟外婆要求:我想要買那種鞋子。
外婆回答:「在這個家裡,只有『需要』,沒有『想要』這種事。」外婆繼續說:「你需要的是一雙冬天能禦寒的新靴子」
書裡關於想要和需要的差別,並沒有著墨太多,就一句對白輕輕帶過,孩子大一點可以和孩子討論,想要和需要的差別。
後來男孩羨慕的看著同學一個接一個專著名牌球鞋來到學校,有意無意地炫耀,讓他更加渴望擁有這雙鞋了。
男孩在體育課的時候,鞋子壞了,校長拿了一雙別人留下來的舊鞋子送給他穿,一雙有魔鬼沾和卡通圖案的鞋子。
男孩穿著這雙鞋,回到教室,被大家嘲笑,只有一個同樣沒有錢買名牌鞋的同學─湯尼,沒有嘲笑他。
我以前也有過這個時期,討厭幼稚的魔鬼氈和卡通圖案的東西,好有共鳴啊!
我猜因為男孩的鞋壞了,外婆說存了一點錢,帶他去看看名牌球鞋,看看夠不夠?
結果外婆一看標價,重重的坐到椅子上,說:不會是標錯價了吧?
外婆的肢體動作和對白好生動!讓我的感受非常深刻,這個鞋子的價錢完全超過外婆的預期,無力負擔。
(題外話:我有點在意外婆、主角的膚色和貧窮的設定,不會有種族刻板印象的問題嗎?.....XD)
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,覺得商品標錯價錢了吧~
男孩想到義賣商店可能會有二手貨可以買,跑到第三家,竟然真的有!!!
可惜尺寸不合,勉強穿上去太緊了!男孩太想擁有那雙鞋,硬是買回家,穿得滿腳都是OK繃。
最後他還是得穿著那雙卡通圖案的鞋子上學,他注意到他的好朋友鞋子上貼了膠帶,而且似乎腳比自己還小。
作者沒有說明男孩心理在盤算什麼事情,只是一直描寫男孩在各種活動中,一直心想:「我才不要!」
讀者一看就明白,男孩在心裡掙扎著,要不要把自己心愛卻不合腳的球鞋送給好朋友。
男孩總共考慮了5頁XD,大概是幾天的時間,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過程。
在來不及改變心意之前,男孩把鞋子放到湯尼家門口,馬上跑走。看到湯尼開心著穿新鞋來學校,男孩非常開心。
確實,有時分享比擁有更讓人開心!
故事就收在而且下雪了,所有人都必須換上靴子,男孩換上新的靴子,湯尼和主角道謝,男孩露出微笑,好像忘記了無法擁有名牌球鞋的煩惱。
這本書可以談金錢運用、分享,小巴也滿喜歡的!等他們大一點一定要再借來看!